新闻资讯

2018年度质量报告

发表时间:2019/01/09 00:00:00  浏览次数:144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池州市旅游学校2018质量年度报告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池州市旅游学校于2018年4月由青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更名而建,是一所融中专教育、成人学历教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社会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办学校。2010年被评定为安徽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2016年被确定为安徽省重点建设特色示范中等职业学校。校园占地96.75亩,校舍面积22087.24㎡(含驾校),资产总值4136.1万元。

1.2学生情况

1.招生规模

2016-2017学年度招生全日制629人,非全日制257人;2017-2018学年度招生全日制703人,非全日制345人。

2.在校生规模

2016-2017学年度在校生1218人,2018年在校生1405人。

3.毕业生规模

2016-2017学年度毕业生全日制毕业生474人,非全日制134人;2017-2018学年度毕业生全日制毕业生641人,非全日制224人。

4.学生结构

2016-2017学年度全校男女生比0.33:0.67,全日制男女生比0.63:0.37,非全日制男女生比0.37:0.63;2017-2018学年度全校男女生比0.29:0.71,全日制男女生比0.61:0.39,非全日制男女生比0.35:0.75。

5.巩固率

2016-2017学年度全校学生巩固率全日制巩固率95%,非全日制巩固率97%。2016-2017学年度全校学生全日制巩固率96%,非全日制巩固率98%。

6.培训规模

2016-2017学年度各类职业培训426人次,2016-2017学年度各类职业培训245人次.

1.3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16人,其中在编教职工87人,专任教师84人,兼职教师11人,师生比1:20.8;本科以上学历教师8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7.6%;硕士以上学历教师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高级职称教师3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4%;“双师型”教师48人,占专业课及实习指导教师总数的93.1%;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1.6%。

说明:2017-2018学年度与上一年相比,在编专任教师退休2人,调出2人,新聘在编专任教师2人及兼职教师11人,总体增加4人。

备注:本科、硕士、高级职称、专业课及实习指导教师人数为专任教师中的人数;双师型教师人数为专业课及实习指导教师中的人数。

1.4设施设备

学校现有实训室22个;设有主控微机室,可对覆盖整个校园区、教室、楼道、学生宿舍的约140个监控点进行控制;多媒体报告厅可满足大型讲座和大、小会议的要求;建立了中心机房、学校网站,融入了县教育局托管下的校园微信、青阳网;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约550万元,生均设备3143元,学校藏书7500册,生均图书5.3本,每年订阅报刊杂志40余种,基本能满足教学教研和实习实训的需要。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1.思想政治状况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教育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融入价值观教育,立德树人。学校分阶段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遵纪守法、文明礼仪、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就业创业六大主题教育,利用校内外德育基地和重要节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信感恩和生命安全等教育;学生社团定期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组织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毕业生基本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2018年全校团员总数447人,新入团员数55人,新入团员数占全校团员总数12.3%,涌现出“安徽省学生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1人、县级“德能双优学生”27人、县级“优秀学生干部”12人、校级“十佳美德学生”10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28人、校级“德能双优学生”155人、校级“文明学生”274人。

2.文化课合格率

鉴于中职学校学生入校时文化基础的实际,学校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开足文化课的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开齐专业课,学生经过2-3年文化课培养,文化课合格率在96.9%。

3.专业技能合格率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严格课堂教学,通过技能训练、期末技能大考核、校园技能大赛、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促进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学生专业技能合格率在98.9%。

4.体质测评合格率

学校强化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配备专业体育老师,开足体育课,重视体育课、课间操质量,举行晨跑、球类比赛、运动会、体质达标检测等活动,积极参加市、县各项体育比赛活动,多措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为99.1%。

5.毕业率

学校以培养中初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坚持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举,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双证并重,制定了从教学到后勤保障较为完善的教书育人管理制度,从细节处培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高质量的完成学业,顺利毕业,毕业率达到100%。

2.2在校体验

学校自然环境幽雅,绿化覆盖率高,功能分区、建筑布局较合理,并创设多处具有教育意义的人文景观,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对生活满意度达到96%;把安全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构建安全管理网络,学校行政人员值班,安全办全面协调校园安全工作,学生处主抓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道德课堂,学生对校园安全的满意程度达到97%;团委引导学生会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升旗仪式、晨会及节目主持、校园广播、学生艺术团、经典诵读、歌咏比赛、元旦晚会、志愿服务均由社团学生积极参与完成,学生对校园文化与社团满意度到94%;教导处、学生处、招就办等部门通过问卷、访谈、座谈会等形式对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学生对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实习实训、毕业生对学习方面满意度达93%以上。

2.3资助情况

2016-2017学年度国家免学费学生936人,资金187.2万元,申报国家助学金142人,资金28.4万元,校内资助190人,资金5.9074万元;2017-2018学年度国家免学费学生921人,资金184.2万元,申报国家助学金122人,资金24.4万元,校内资助170人,资金6.9528万元。

国家助学金通过银行卡发放学生,并通知学生家长。认真落实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确保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全部享受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

2.4就业质量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施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培养形式,实现培训与就业的双赢。2016-2017学年度毕业生474人,纯就业学生304人,升高校学生170人,就业率为100%,其中对口就业率为71.7%;本地就业学生132人,就业率为43.4%。2017-2018学年度毕业生641人,纯就业学生327人,升高校学生314人,就业率为100%,其中对口就业率为78.6%;本地就业学生283人,就业率为33%。毕业生就业后能较好的融入企业,发展情况良好。就业学生初次就业起薪标准大部分在2000—4000元之间。由于社会经验及年龄限制,中职毕业生创业人数较少。

学校办学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兼顾升学,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对口考试,对口升学班参加应用型本、专科院校自主招生考试,升入高等院校学习。2017年升入高等教育比例在19.7%,2018年升入高等教育比例在36.3%。

2.5职业发展

1.学习能力

学校倡导以“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必需、够用、适度为基本原则,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中职教育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从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性教学方法、职业能力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符合中职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专业兴趣、掌握专业学习方法,为学习专门化的知识和技能服务。

2.岗位适应能力

针对中职学生岗位适应能力较弱的状况,学校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配套的实习基地,通过“校企合作”、“顶岗见习”、“顶岗实习”,使学生的实际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升,同时通过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与规划》等课程的学习及与用人单位密切沟通,以达到让学生能较快适应岗位。

3.岗位迁移

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应聘者具有“一人多岗,一岗多能”岗位迁移能力,为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岗位迁移能力,学校通过强化人文素质、职业技能、创新能力三方面来培训职业岗位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一专多能”,适应不同岗位要求。

4.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开设与创业教育有关课程,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咨询;举办“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以本校往届学生成功的故事为内容,回校现身说法,讲创业史,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培养创业能力,举办学生技能比赛,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运用能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为学生自主创业奠定坚实的技能基础。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深入市场、企业调研,按照“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职业标准、教学对接生产”的总要求,树立“专业立校”思想,以专业建设为引领,注重质量建设和品牌发展,以地方特色产业为依托,打造特色专业;在稳定专业规模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做精做强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应用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机电技术应用等主体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应用技术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是省级质量提升工程建设示范实训基地,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省级质量提升工程建设示范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为市级示范专业,也是校内特色专业。

经过专业建设与改造,学校的专业设置更加贴近市场与企业需求,职教内涵得以丰富,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办学特色更加凸显。

3.2教育教学改革

1.公共基础课

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主要是德育、语文、数学、英语等;针对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课时分配上压缩数学、英语课课时,釆用自编《学生守则》和有关德育等方面的校本教材组织教学。

2.专业设置

学校现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财务会计等15个专业。

3.师资队伍

现有省级名师工作坊主持人1人,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市级青年骨干教师8人;“双师型”教师48人;兼职教师11人;聘请了8名企业技术总监来校对专业教师开展技能培训。

4.课程建设

学校紧密结合市场对人才和技能的需求,按照新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体系,组织各重点专业教师开发了8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编写了5本校本教材,出版发行教材1本,3门课程为市级精品课程。

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加强实践性教学,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场所来加强教学实践能力,将专业教学、校内实训、顶岗见习三者有机结合,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打下扎实基础。着手学分制改革,在2018年新生中,选择汽车运用与维修、旅游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进行试点,目前正在编制、完善学分制改革方案。

6.信息化教学

学校宽带接入升级至300M,建立40个数字化教室,1个虚拟仿真教室;计算机目前配置310台,其中办公用机116台,教学用机154台,办公、教学数字化一体机40台;开展多次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7.实训基地

学校拥有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普车、钳工、电工电子、计算机操作及维修、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学前教育、驾校等校内实训基地22个;各实训基地都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实训设备基本达到各专业设置标准要求,能满足基本工艺操作、技能训练要求,还可以承接社会短期技术培训;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工电子实训基地为省级实训基地,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实训基地能承担市级技能比赛任务。

学校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本县汽车、旅游、幼教行业及企业开展合作,建立了大华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荣玺庄园酒店分公司、大愿文化园、西峰山庄、九子岩景区、莲峰云海景区、各幼儿园、工业园区企业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所提供的实训岗位数量能基本满足各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培养的需要。

8.教学资源建设

基于“互联网+”时代,学校利用示范特色学校建设契机,借助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适应信息化教学的要求。投资49.852954万元,完成校园主干网络改造,新建了学校中心机房;实现了班班通,所有教室安装交互式一体机,所有教师配齐电脑,搭建了数字化教学平台,重点专业基本实现了“数字化教学模式”,建立了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师广泛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运用仿真教学、虚拟教学等手段。

9.教材选用

学校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的规定,在教材的选用上,遵循“内容体系组织合理、具体内容体现行业最新需要、符合中职培养目标”的原则,由任课教师自选,教研组集体讨论,慎重选择,严把入口关,既注意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又保持相对稳定性;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开齐开足德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切实发挥德育课程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同时每周开设安全教育课一节,以校本教材《学生守则》为内容,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教师自编校本教材多本,弥补了部分专业教材的不足;制定了《教材征订和采购制度》,严格按制度执行。

3.3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积极组织,点面结合,分层次、分内容对全校教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县各类教师培训;安排中青年教师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增强实训技能和实践能力;采用“传、帮、带”的方法,老教师的示范课、新教师的公开课、“推门”听评议课活动等,督促、引导新教师的成长;加强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培养,积极组织教师申报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目前教师队伍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基本适应教学需要。

2017-2018学年度,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教学、教研竞赛活动,在各级竞赛活动中,市级获奖32人,省级获奖11人,CN刊物发表论文4篇。

3.4规范管理情况

1.教学管理

学校制定《教学管理工作常规》、《班主任工作手册》、《教职工请假管理制度》、《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校违纪学生处理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制度化、常态化开展教学检查、巡查和听课制度,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建立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把学生成绩渗透到教师量化考核中,使任课教师能通过课程学习目标来教育管理学生,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从而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积极探索各专业实训课模式,规范实训课的上课流程,完善技能考核方法,通过期末的技能考核,检测实训课的教学质量。

2.学生管理

学校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把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学生服务、学生安全结合起来,坚持抓常规、抓细节、抓养成,保证学生学习生活秩序安全稳定;建立健全了班主任工作制度和学生日常管理制度,编印了《学生手册》、《班主任工作管理制度》、《班级日志》、《班级量化考核细则》等多项制度,制定了《先进班集体评选办法》、《文明学生评选办法》、《德能双优学生评选办法》等班级工作及优秀学生评选办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开展感恩教育、爱国教育、养成教育;举办心理健康、交通安全、预防流行传染性疾病、禁毒禁烟等专项知识讲座;开展清明祭英烈、敬老爱老、“五四”红歌大家唱、地震消防逃生演练、爱国主义读书、模拟法庭进校园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学生学习校规校纪、十九大知识及文明礼仪展示、经典诵读、经典歌曲大合唱等竞赛活动;开展“十佳美德少年”、“德能双优学生”、“文明学生”“文明宿舍”等评选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法纪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健全高素质的学生会干部队伍,在团委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学校的日常事务管理。

3.财务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及中央八项规定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制定了物品采购和领用、项目管理和工程招投标、公务接待、用车、财务报销等各项制度,严把财务审核,杜绝不合规的票据入账,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规范使用各项资金,有效防止和杜绝了虚报虚列、违规使用资金等现象的发生;学校严格按照收费项目和标准公示后收费,无乱收费现象发生。

4.后勤管理

健全财务审批制度,严格执行学校采购招投标制度;建立健全学校财产管理制度,落实检查做好公物保管工作,做好固定资产的清查、对账工作;加强水电使用管理,杜绝水电浪费现象,对师生进行勤俭节约教育;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责任到人,杜绝校内发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做好校园绿化管理工作,建好花园式校园。

5.安全管理

完善了安全工作体系,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成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与相关部门及各班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安全教育,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教育,并将安全教育融入教学课堂;加强督查,定期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和整治活动;做好行政值班、门卫巡逻等内部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确保管理上不留死角、不留空档;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定和实施消防工作预案,落实火灾隐患的检查、整治措施;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预防传染病工作的管理,严禁销售“三无”和变质食品;加强对学生防溺水教育和集体活动的安全管理;建立应急工作预案,严格执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增强对突发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6.科研管理和管理队伍建设

1.科研管理

制定了学校章程和教师量化考评制度、绩效考核方案、教育教学成果鉴定奖励办法、考勤管理制度等多项重要制度,强化科研管理职能,调动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了纪律意识、质量意识。

2.管理队伍建设

学校领导班子由4人组成,校长1人,副校长3人,从事职业教育的管理经验丰富;中层管理机构由办公室、教导处、学生处、总务处、招生办、培训处、信息中心等职能处室组成;领导班子和中层管理干部结构合理,机构设置符合职业学校教育管理实际,分工明确。

7.信息化管理水平

学校建立了中心机房,已实现网络全覆盖,视频监控已实现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全域覆盖,教室、实训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多数教师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强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5德育工作情况

1.德育课实施情况

学校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德育课作为公共基础课开齐开足,每周另开安全教育课一节,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引领学生,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注重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文明、和谐、平安校园。

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校园规划、建设布局、功能区域分布合理,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加强绿化、美化校园环境,校内四季苗木花卉不同景,道路硬化、塑化、亮化,创设石刻、假山人文景点,净化育人环境,突出校园环境的人文性和功能性;加强学校品牌形象工程建设,在党建品牌“德技双修·授之以渔”的带动下,个性文化墙、浓厚班级文化、温馨寝室文化、橱窗宣传栏、LED屏、展板、标识等赏心悦目,彰显“处处是教育”的环育人境。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如运动会、球类、学习校规校纪与十九大知识、经典诵读、经典歌曲大合唱、文明礼仪展示、专业技能、元旦晚会等比赛;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如安全、法制、心理健康、禁毒禁烟、预防流行传染性疾病等;开展各种演练活动,如地震、消防逃生演练等;开展主题教育进校园活动,如模拟法庭进校园、本土戏曲“青阳腔”进校园等。

企业文化进校园。积极邀请联合办学企业参与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邀请优秀企业家进校园为学生讲课,举办“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加强与企业联系,拓宽社会实践的范围,安排学生到对口企业开展顶岗实习;不定期将学生带到企业参观学习,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他们担任多种角色,从事各类工作,使他们在工作中学会交往、学会竞争与合作。

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师生志愿者多次参加社区文化创建活动,音乐舞蹈教师、学生艺术团多次参加县、市文艺演出。

3.文明风采活动开展情况

学校积极开展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一年来,学校积极组织,认真准备,优秀作品报送省、市级参赛。在第十四届文明风采大赛中,市级获奖作品57件,市选送了53件作品参加省赛,17件作品获奖。

4.社团活动

学校拥有教师合唱团、教师女子健身队、学生艺术团(青阳腔、合唱团)、学生男子足球队4个社团。教师合唱团、教师女子健身队丰富自身业余生活,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积极参加学校大型演出活动;学生艺术团、学生男子足球队开展校园系列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并多次参加市、县演出与比赛。

5.团组织、学生会建设及活动情况

学校团委以班级为单位设立基层团支部组织,现有团支部27个,支部组织健全,2016-2017学年度发展团员80名,2017-2018学年度发展团员55人;学生会在团委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一系列活动,如每周晨会、校园播报、卫生评比、清明祭扫、五四团歌大家唱、敬老爱老、金话筒比赛、演讲比赛、“一学一做”教育实践主题团课、观看《习近平的七年知青生活》以及每月志愿者服务等活动。

3.6党建情况

学校党总支成立于2017年11月,共有党员57人,总支下设三个分支;第一、二支部为在职教职工支部,党员34人;第三支部为退休教职工支部,党员23人。

1.阵地建设标准化

“党员活动室”按照“六有”标准设置,建立“党员活动日”制度;学校网站开设党建专栏,创建学校党员微信群,订阅“共产党员”等微信、易信公众号;支部的活动经费列入学校经费预算。

2.组织生活标准化

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把中心组学习、党员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相结合,统一思想认识;定期召开党员组织生活会、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及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发展党员有计划,坚持标准、规范程序、保证质量。

3.组织活动多元化

按照“双联系”要求,在职党员教职工到社区报到,与长龙社区共建“大党委”;支部结对帮扶城西村23贫困户,每月到户走访帮扶;党员活动日,积极开展专题实践教育活动;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创先争优及示范行动;

4.创建党建品牌

确定“德技双修·授之以渔”为党建品牌,制定了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并围绕实施方案,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党员帮扶贫困生、党员文明监督、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德育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等方面积极实施品牌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2017年县教育工委基层党组织考核验收,我校被确定为示范基层党组织;2018年7月校党总支被县教育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基本情况和效果

1.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完善合作制度,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学校成立校长、分管校长、招生就业办、教导处、学生处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各重点专业利用政府搭建的平台和校企双方的联系,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及合作协议,使校企合作具体内容、各自承担职责规范化,通过有效的制度保障,形成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2.共建校内外实习基地。学校在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在合作企业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县内引入大华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企业入校,与荣玺庄园酒店分公司、大愿文化园、柯力电气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企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生产性实训场所,满足各重点专业学生实习需求;县外已形成多种合作模式,与合肥海尔集团、南京LG、浙江仁和光伏、上海庞源机械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实习期满留企就业或推荐就业。

3.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合作企业提供有效的支持。派专业教师随学生入县内外合作企业,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负责实习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和企业共同负责实习学生的思想及技能考核鉴定,教师专业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4.2学生实习情况

1.严格按照国家五部委颁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组织学生实习工作,学生实习考核成绩纳入学生毕业的必备考核条件;强化实习安全责任,构建学校、企业、家长、学生四位一体安全网络;完善实习协议、实习计划、学生实习鉴定、实习总结等实习材料;对实习班主任进行专项考核,做到实习工作学校、企业、家长、学生四方满意。

2.学校采用“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形式,既保证每位学生获得专业对口的实习机会,熟悉职业环境,提高专业能力与工作能力,也满足了市场需求,推动了校企深度融合。通过学校的跟踪服务、企业的反馈评价,学生在岗位上的总体表现良好,尤其是具备较强的职业岗位迁移能力的学生受到企业的青睐。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1.学校积极开展学生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校内实训设备作用,加大对学生技能培训力度,增加实训课时;积极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到相关单位实习实训,努力提高学生技能,学生在市、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均取得较好的成绩。

2.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能人才。学校始终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主导服务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技能型人才,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撑,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1%以上。

5.2社会服务

1.培训服务

学校是县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基地,市县工会职工培训基地,人社局每年认定的就业技能培训机构和普通话培训测试机构。学校重视社会培训工作,充分利用职业学校现有资源,服务社会,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类技能培训,在开展成人学历教育的同时,着力开展各类短期培训工作,充分利用普通话测试站、驾校、师训训中心的平台,积极与人社部门、交通部门以及县开发区加强横向联系,运用现有的优势实习实训和师资条件,主动为县域经济发展培训技能人才,如为县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及学生的普通话培训与测试、社会驾驶人员培训、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及新任教师培训、农民工培训等;

2.技术服务

学校多媒体会议室、教学机房无偿为全县各单位提供方便,并提供人力与技术支持;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实训室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旅游项目赛点,学校从人力、物力、技术方面全力支持。

3.文化传承

弘扬工匠精神。学校积极宣传工匠精神,严抓学生的细节,强调细节决定成败,在生活和学习中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精细习惯,提升学生素养。

传承传统文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托青阳县青少年爱国基地,通过主题班会、军训、经典诵读、敬老爱老、爱国主义读书、模拟法庭进校园、清明祭英烈、五四红歌大家唱等活动,让学生铭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宝贵精神,领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真谛。

传承地方传统文化——青阳腔。青阳腔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学校将青阳腔地方文化融入校园,成立了学生艺术团,学生积极参与,部分学生参加了青阳县青阳腔的培训和演出;学校将进一步挖掘整理排演青阳腔传统剧目,凸显本地特色文化普及宣传教育效果,让地方传统文化焕发光彩。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近年来,县人民政府加大教育投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教师工资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津贴纳入预算,及时足额兑现;同时中央、省、县财政给予学校巨大的政策支持,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学校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学校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学校基础设施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实训设备较齐全,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提升,2016年收到第二批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中央财政中等职业教育补助资金84万元、教师国培计划项目资金36.32万元,总收入120.32万元;2017年收到第二批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中央财政中等职业教育补助资金收入112万元;县政府每年在教育费附加中都安排一定资金支持职教发展,近两年共安排教育费附加60万元。2016年末学校资产387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662万元;2017年末学校资产433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954万元。

6.2政策措施

县委、县政府为学校全力打造地方特色学校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撑,给予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教师编制,出台紧缺专业师资招聘绿色通道政策;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指标用于招聘职业学校教师,并积极支持学校聘任兼职教师,2017年招聘教师5人,2018年招聘教师2人及聘任兼职教师11人;出台《青阳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支持技工大省建设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并积极支持学校申报职业教育项目;县教育局印发了《县职教中心2017至2018学年度校长考核及奖励办法》,按年度对学校校长考核奖励;县人社局主动为学校和县内企业牵线搭桥,促成校企合作。

7.特色创新

7.1案例一:党建品牌“德技双修·授之以渔”

1.项目背景及意义

“德技双馨”是我们中职教师追求的目标,“德能双优”是中职学生培养的目标。在师资、生源相对薄弱的中职学校,如何以党建带动学校特色发展之路,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为此,校党总支广泛征集党员教师建议,多次召开学校党总支会议反复论证,最终决定结合学校实际,选择了“德技双修·授之以渔”这一党建品牌课题,旨在通过党建品牌的创建,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品牌创建过程

品牌创建情况:党建品牌确定后,党总支制定了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并围绕实施方案,积极实施品牌创建活动。

以党建为抓手,引领师德师风建设。突出教师职业道德和技能建设,树立良好师表形象;结合县教育工委、县教育局开展的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年活动,进一步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以“立德树人、敬业爱生”为核心,以“教书育人、规范从教”为重点,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本期全体教职工签订了教师签订师德和移风易俗承诺书,在教师节期间以“今天怎样做一名党员教师”为主题举行报告会,组织师德反思活动,形成书面反思材料,参与交流;年终将对照“青阳县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进行考核。广大教师积极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带头移风易俗,主动参与学校社区文明创建活动。

激励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强学科带头人、骨干精神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校积极组织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和信息化教学比赛,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化能力的培训,一年来,参加省培、市培教师93人次,请名师、名导进校园培训6次。加强“名师坊”建设,突出党员教师引领作用,建立了2个名师工作坊,领衔人均为共产党员。目前我校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双师型教师48人,其中党员教师占半数以上。

开展党员帮扶贫困生活动。建立党员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制度,33名在岗党员结对帮扶66名贫困学生,每月访谈,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党员进村入户,对建档立卡贫困生进行了家访,了解家庭情况,与家长沟通,鼓励贫困生完成学业,成人成才。

开展党员文明监督岗活动。党员教师每月2次对学校各卫生区域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为创建美好校园发挥了积极作用。

强化学生德育教育。开展宣传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系列活动,落实青阳县委教育工委“十九大精神进校园”活动要求,在各班级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组织开展学生学习十九大精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专题党课等系列活动;开展了学生德育教育系列活动,包括清明祭扫活动、校园“十佳美德学生”及“德能双优学生”评比、爱国主义读书征文、演讲比赛、“池州市道德模范人物”及“工匠人物”的宣传等活动;继续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志愿者活动”。

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组织开展校技能大赛、组织参加省市技能大赛;组织开展技能等级证书考证活动;组织开设专业兴趣班活动;组织开展走进企业活动;组织开展青阳腔艺术团活动。

3.品牌创建品牌成效。

学校着力把党建品牌的创建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动力,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促进了工作创新,学校办学特色逐步彰显。学生在省2018年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了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在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大赛省赛区获得2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竞赛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2017年旅游专业毕业生国导考试通过率88%;在2018年池州市中职学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中,我校教师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6人,获奖人次占全市半数以上。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省选拔赛中,我校教师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4人,全市七人晋级国赛,我校占5人。2017年,程加劲荣获“池州市第三届十大孝心少年”、“全国最美中职生”称号。2017年,池州市第二十三爱国主义读书征文演讲比赛活动中,陈曦同学荣获一等奖。2018年,姜敏同学作为安徽省学联代表代表池州市参加“安徽省学生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2018年,在青阳县第二十四届“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我校509班汪慧同学荣获中学组一等奖。

几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如“志愿者标兵”、“池州好人”李周旭,柯力公司会计、党支部副书记李玲玲,池州中南4S店车间主任李路广,苏州、昆山宝马4S店主管施青风。

2017年县教育工委基层党组织考核验收,党总支被确定为示范基层党组织;2018年7月校党总支被县教育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7.2案例二: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内涵发展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们健康成长,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健康学生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1.改革创新的实施背景

学生处充分借助示范校建设为平台,展开了丰富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创建高品质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全力打造富有时代特征、行业特点、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既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又有职教特色的校园文明风尚。

2.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创设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学校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切实开展艺术节、技能节、体育节、社团文化节等特色活动;以兴趣爱好为导向,开展校园广播、美术、音乐、体育、青阳腔等多个社团活动。以职业素养为目标,循序开展职业规划、技能比武、岗前教育等系列活动。以诵读经典文化为索引,坚持开展礼貌礼仪等素养教育,潜移默化创设祥和的校园阅读生态环境,引导学生学做儒雅学子,多元创造生机盎然的校园文化氛围。

开展内涵丰富的“五生教育”。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和“生涯教育”相融合,形成精致德育的创新内容即“五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学校将“身心安全”作为教育重点,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编写了《池州市旅游学校学生手册》,将安全教育与管理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安全是生命的基础,是身心成长的保障。

学校着力培养积极健康的生存价值观。不断推出道德讲堂、模范事迹展等新内容。学生志愿队为敬老院、社区等提供志愿服务,礼仪社团积极参与县市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义务奉献活动。学生在“生存价值”的感悟中不断成长。

通过日常规范评比竞赛、文明风采大赛、为学生做“成长纪实”及公寓内务“美好寝室评比”等系列活动,激励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彬彬有礼的文明生活观,为学生“规范养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开展“文明从我做起”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创建“生态学校”、文明景区及文明城市建设活动。丰富多彩的生态教育活动,使学生科学的生态意识渐已形成。

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实现了校园的景区化建设与管理,专业建设与企业文化得到全面对接,使学生完全融入职场环境。帮助学生确立符合职业理想的生涯规划,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演讲”比赛,组织“导游实践周”等大量别具特色的活动,强化生涯教育。

创新实施“五心育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心育人”的德育方法,即“真心育人”、“爱心育人”、“关心育人”、“耐心育人”、“细心育人”。注重情感疏导的人本手段。

3.取得的主要成效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们的心灵得到了升华。“失亲生”因为有了新“家”不再缺爱,贫困生因为有了“助学金”不再缺钱,后进生因为有了一对一的“帮扶”不再缺少鼓励;增强了学生的团结意识、集体荣誉感。

学生们代表学校参加了一系列重要比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程加劲同学荣获2017年“全国最美中职生”荣誉称号,2018年,姜敏作为省学联代表代表池州市参加“安徽省学生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2018年“安徽省文明风采”大赛、“安徽省(中职组)技能”大赛中,荣获多项省、市级奖项。

学校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着力塑造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不仅乐学在学校、发展在学校,且幸福在学校,他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来自于身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我们池旅人将继续走在探索、努力的道路上,传唱校园文化,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7.3案例三:党辉照耀下盛开的一朵玫瑰花——李玲玲

她是2013届会计专业的学生李玲铃,班主任吴琅琅老师。现就职于青阳县经济开发区安徽柯力电气制造有限公司,任公司计划采购部采购、党支部副书记。

从刚跨入职高时的失落和迷茫,到毕业后的从容和坦然。首先遇到池州市旅游学校(原青阳县职教中心)用心负责的好老师们,当初中考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最后无可奈何选择了池州市旅游学校(原青阳县职教中心)。班主任吴老师是会计专业课老师,在她细心关怀和引导下,让李玲玲对会计这个专业产生了好奇。班主任是一位即认真又细心的人,第一次考试考试成绩出来后,由于成绩一点都不理想,瞬间产生了放弃的念想,班主任没有批评她,而是教导她,鼓励她。于是,晚自习时间,吴老师帮助分析考试出错的原因,讲解白天上课没听懂的课程,预习明天要上的新课,同时还让李玲玲担任了会计课代表,鼓励她重新找回信心,同时明白什么是会计、什么是原则、什么是底线。

老师亦如母亲。2010年年底的雪天,白皑皑的诱惑,同学们打起了雪仗,弄的全身湿透。为了防止住校生感冒,吴老师去每一个宿舍楼一间一间的问大家的身体状况,让大家把湿透的鞋袜弄好给她带回去烤干,教同学们取暖的小妙招。这些伟大而无私的爱,一直影响着同学们,每当工作中遇到了困难和她诉苦时,她依然变着法的告诉我工作的真理,解决的思路。如同母亲般的一直关爱着这些学子。在采访李玲玲的过程中,她和自豪的说:“自认为无愧于职高这两年的学习时间。我曾为自己没有进入理想的高中而悔恨过,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因为我深信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所以,我确信我的前途也会有光明辉煌的一天”。

2012年6月5日,李玲玲进入了安徽柯力电气顶岗实习。依稀记得刚进公司时,分配的岗位是一线操作工人,当时有点无法接受现状,想想在学校自己也算是个优秀生,现在做这样的工作,简直不敢想象;和多数人一样,理想中的工作应该是朝九晚五,面对优雅的办公环境,闲时和同事们聊聊天、喝喝茶、谈谈家常等等。因为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一件事,入职一个月后便越来越不满意自己当时的工作,感觉自己在浪费时间,和自己的最初想法完全背道而驰。后来,向当时帮带的师傅提出了离职意向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当时师傅只是微笑问了我几句:“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想怎样去实现它呢?在去实现它的同时你觉得自己是否首先需要独立?虽然你现在每天做的事是同样的,你有看过公司A、B级的师傅们所做的产品吗?今晚下班有时间吗?没事的话和我一起吧,带你去认识下我一个朋友”。就这样,炎热的夏天、嗡嗡的蚊子、简陋的办公环境,师傅的朋友和她差不多聊了一个半小时。讲述了他从毕业到现在途中所经历的种种及自己如何做到了生产管理这一岗位,看似普通确也布满荆棘。不管将来的你坐到何种位置、走到何种高度,记住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还是一个未知数!一语惊醒梦中人!师傅的朋友后来也成为了李玲玲的导师。

十个月的时间,让她在一线岗位渐渐的沉淀了下来,通过自己平时的努力、认真工作的态度、最终得到了领导的信任。至2013年3月,公司给予了一个难得的机会,逐步开始接触公司的管理层,并先后任职过公司文员、仓储管理、人事专员、物料控制员、采购等职务。由于工作中踏实肯干,受到企业员工和领导的一致好评,在学校老师及时的鼓励和引导下,她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 2015年12月,在公司支部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现同时兼任公司党支部副书记一职。

李玲玲今年回母校给学弟学妹们作报告时,告诫大家,人生是一条漫长的旅途,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岖的小路;有灿烂的鲜花,也有密布乌云。在这旅途上我们每个人都会遭受挫折,始终认为生命的价值就是坚强的闯过挫折,冲出坎坷!输并不可怕,为了追寻自己的理想,我们要飞翔,去接受风雨的洗礼;为了实现人生的夙愿,我们要飞翔,去迎接春风和朝阳。虽然我们并不坚强的翅膀也许会受伤,但我们一定要飞向远方。

7.4案例四:加大旅游特色专业建设力度,服务地方旅游产业发展

我校是池州市旅游人才培养实训示范基地,学校围绕池州市作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区域优势,依据《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池州文化旅游人才发展规划(2015-2020年)》和《关于加强池州市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旅游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的功能,有效对接大健康产业、美好乡村和特色小镇和需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加强 “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训设备建设,积极为本市旅游产业发展培养培训各类人才。

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师资队伍业务水平

我校旅游专业现有13名专任教师,其中高级职称8名,中级职称5名,双师型教师13名,硕士研究生2名。现有市级中职旅游专业名师工作坊主持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本专业还聘请来自行业和企业的4名专家和技术能手,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专业业务水平高,本专业陈贤红、王淑芬、吴兆虎、江春娥等多位教师辅导学生在省、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荣获多项奖励。学校积极鼓励专业教师进入酒店、景区等旅游企业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建立并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制度,通过信息技术培训,使教师能够有效利用网络上中职旅游专业优质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2018年聘请2名旅游企业的技术能手作为茶艺等课程的兼职教师。2018年秋季本校旅游服务与管理及相关专业招生近100人,旅游专业在校生显著增多。

二、加大旅游专业建设经费投入,增强人才培养实训功能强

学校进一步完善前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餐饮实训室、茶艺实训室、校内导游模拟讲解实训室建设工作,修订健全中餐摆台实训室和中式客房实训室管理制度,在校园和实训室内创设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加强专业教师制定详细的实训课教学计划,使实训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实训过程与旅游服务过程对接,每节实训课都要求参加实训学生填写好实训报告单,使实训课规范操作,校内实训工位已达200个,为旅游人才培养实训提供足够的实训设备和场所。学校利用在县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国家4A级景区、优秀旅游乡镇、美好乡村、“农家乐”酒店和旅行社等作为校外实习基地,与朱备九子岩等景区、荣玺庄园酒店、九华山大愿文化园等建立了旅游专业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技能训练场所。

三、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和工学交替等活动,充分发挥基地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服务功能。

为了培养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更好的服务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根据市、县旅游局安排,来自全市旅行社持证导游、景区讲解员、旅行社工作人员和池州市旅游学校旅游专业师生300余人参加了培训。通过本次培训,提高了受训者导游词创新与撰写技巧,也掌握了新时代背景下导游服务规范和礼仪、礼节基本要求。

学校定期与荣玺酒店、大愿文化园研学旅公司等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研讨交流,全年组织旅游专业先后与九华山旅游集团研学旅分公司开展工学交替活动210人次;2018年6月学校与荣玺庄园酒店合作,举办了员工学生酒店服务技能大赛;组织旅游专业学生参加2018年青阳县贫困劳动者就业招聘会;另外,为深入了解我市旅游行业发展态势和旅游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推进我校旅游专业建设有效对接本市旅游产业的发展,6月6日张海燕校长带领旅游专业师生参加了池州市2018年旅游人才专场招聘会。11月20日由县委组织部和人社局共同主办的“青阳县人才对接暨四进四扶校园招聘会”在我校举办,来自全县旅游酒店服务、新媒体制作和商业贸易行业的二十九家企业参会,我校应届毕业生三百余人到招聘会现场与招聘企业热情交流,共有一百三十多名学生与相关企业签定了就业意向书。通过引进来、走出去,采用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增强了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职业精神和技术技能培养,同时也是我校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有力体现。

四、开展产学研创新,探索旅游专业发展新途径

本年度学校积极探索与市内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有效对接的途径与方法,推动产教深度融合。2018年8月,由省内外多个康养产业的专家团队组成的青阳县九华黄精康养产业研究院在我校挂牌成立,研究院的成立对我校旅游专业的发展,对推动我市九华黄精种植、产品加工、研发以及美丽乡村的建设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9月3日,大九华康养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第二次会议在我校召开,会议决定,联盟在池州市旅游学校与九华黄精康养产业研究院合署办公。

五、取得的成绩

1.2018年4月为青阳国际大酒店培训上岗职工,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全部合格上岗,受培训企业的好评。

2.2018年6月与荣玺庄园酒店合作,举办了员工、学生酒店服务技能大赛,实现了合作共赢。

3.2018年1月在市技能大赛中,中餐摆台获4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导游模拟讲解获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

4.2018年3月在省技能大赛中,导游模拟讲解获1个二等奖。

5.2018年4月,我校旅游专业学生参加国导考试成绩揭晓,19名学生考取国导证,考试通过率达88%。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主要问题

教科研的氛围还不浓,教研形式单一,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学术水平还需提高;实训开出率还不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没有规范的考核机制,实训活动碎片化,随意性大;学校特色还不够明显;如何有效对接美好乡村、特色小镇和大健康等旅游产业发展需要,还需探索;学分制改革试点尚未启动;部分教师的团队意识需进一步增强。

8.2改进措施

加强师资培训,增派专业教师入企业实践,加强各级各类实践培训考核,提高专业教师技能水平,实现德技双修;加强教学日常管理,进一步改善实训条件,提高实训开出率;深化与现有4个校外实训基地合作,拓展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满足学生见习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管理,联合校工会举办教学大比武,开展优秀教师评比,深化传帮带,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弘扬铸师魂、立师表、守师道,强化师德师风整改,进一步落实师风师德建设。

9.其他

9.1电大教育

1.基本概况

青阳广播电视大学池州分校青阳工作站创建于2001年,是经青阳县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的青阳唯一成人高校教学点,与池州市旅游学校、青阳县教师进修学校合署办公,主要开展中央电大“开放教育”专本科学历教育。青阳工作站在池州分校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充分利用池州市旅游学校的师资资源和办学硬件设施,为学员的学习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

2.招生情况

2016-2017学年度共招生257人,其中本科招生91人,专科招生166人;2017-2018学年度共招生345人;其中本科招生137人,专科招生208人。目前在籍学员截止至2018秋,总人数为937人,其中本科333人,专科604人。

3.毕业生情况

2016-2017学年度毕业生134人,其中本科56人,专科78人;2017-2018学年度毕业生224人,其中本科95人,专科129人。

9.2教师进修学校

1.基本概况

青阳县教师进修学校创办于1982年,与池州市旅游学校、青阳广播电视大学合署办公。教师进修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开展全县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其他有关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的各类培训;为中小学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提供指导和服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全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2016-2017学年度,组织1209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国培计划(2016)”远程培训,439名中小学幼儿园老师参加池州市2016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并完成校本培训学时认定工作;开展“国培计划(2016)”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送教下乡”培训,739人参训,此项工作在2017年1月全部结束,得到省评估组高度评价;组织568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完成校本培训学时认定。

2017-2018学年度,组织1773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远程培训;与县教研室联合开展中小学教师“送教下乡”活动、“送培进校”诊断式培训、幼儿园教师优质课比赛等活动;开展2017年新任教师培训,125人参训(含九华山新任教师);完成校本培训学时认定。


                                2018年12月

学校地址:池州市青阳县蓉城镇庙前路432号        电话:0566-5030691

版权所有:池州市旅游学校 皖ICP备14007489号 皖公网安备34172302000075号